角色大世界──日本

73 角色形象与话语角色

2011年8月14日

第57节第72节中,从“品(格)”、“格(调)”、“性别”、“年龄”的4个角度描述了话语角色。对此,读者首先提到的疑问大概会是:“4个角度足够吗?”。角色形象存于万物(见第42节),我们甚至可以用“B型血”或“天蝎座”这样的血型或者星座的角度来论述角色形象。因此,也就产生了4个角度是否足够的疑问吧。

这个疑问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其实是错将“角色形象”与“话语角色”视为同物了。“话语角色”是“角色形象”的一种,两者并不相同。的确,在论述角色形象的时侯,需要各种各样的角度。但是,我认为在论述话语角色的时候,只需采纳其中的一部分角度。

例如,在世间上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美女论”或“丑女论”,所以在考虑角色形象时“美丑”或许会成为很重要的角度之一吧。但并不是说“美女”与“丑女”所说的语言有区别。读者也许会马上联想到,“美女”说“わたくしが存じておりますわ (Watakushi-ga zonji-te-orimasu-wa, 意为‘我知道’, 其说法很高雅)”,而“丑女”说“あたいが知ってるってんだよ (Atai-ga shitteru-tten-da-yo, 意为‘我知道’, 其说法很粗俗)”。但是,这些语言上的区别,并不是角色形象的“美丑”之别,而是“品(格)”上的差异。因为,美丽但粗鲁的说话者会说“あたいが… (Atai-ga…,我)”,而长得难看却优雅的说话者就会说“わたくしが… (Watakushi-ga…,我)”等。

再例如,“善恶”这一角度在讨论角色形象整体的问题时有必要去考虑,而且在关系到角色形象的语言问题上有时也需要去考虑。“ニタリとほくそ笑む (nitari-to hokusoemu, 不怀好意地窃笑)”是只有“坏人”才有的动作,但表示正义使者的微笑时则会使用“笑みがこぼれる (emi-ga koboreru, 脸上洋溢出微笑)”而不是“ニタリとほくそ笑む (nitari-to hokusoemu, 不怀好意地窃笑)”(见第43节)。因此,“善恶”的角度有必要出现在“行为角色” 上,即,用可以用语言来表达出来的动作发出者等的角色形象 (见第43节, 第48节)。关于近来 (从第57节以来)一直提到的“话语角色”,即,说话者的角色形象上就没有必要去考虑“善恶”。以下的两句台词正好反映了这点。

げっへへ、これでよぉ、罪もない市民をよぉ、救えるってぇ寸法だぜ

Gehhehe, korede-yô, tsumi-mo-nai shimin-o-yô, sukueru-tte-sunpô-daze

“嘿嘿嘿,这样就可以救出无罪的市民了”

げっへへ、これでよぉ、罪もない市民をよぉ、殺せるってぇ寸法だぜ

Gehhehe, korede-yô, tsumi-mo-nai shimin-o-yô, koroseru-ttee-sunpô-daze

“嘿嘿嘿,这样就可以杀掉无罪的市民了)”

从台词的内容看,前者是善,后者是恶。但在说话方式上,两者都使用了“げっへへ (gehhehe)”、“よぉ(yô)”、“ってぇ寸法だぜ (-ttee-sunpô-daze)”,能让人联想到“粗鲁、格调低俗的中年男人”。当然,“内容”和“说话方式”的界线很微妙,或许“坏人”与“好人”在说话方式上有些差异(详细内容请参考:勅使河原三保子(2004),日本のアニメの音声に表された感情とステレオタイプ―良い人物と比較した悪い人物の声質―(Nihon-no anime-no onsei-ni hyôgen-sareta kanjô-to sutereotaipu : yoi jinbutsu-to hikaku-shita warui jinbutsu-no seishitsu, 在日本卡通的声音中表现的情感与常规观念—好人物与坏人物的声音比较—,《音声研究》,第8卷第1号)。但是我认为,就像在以上两句台词中所表示的那样,善恶跟“说话方式”没有直接的关系。

如果说B型血人的说话方式与A型或O型、AB型的人有区别的话,我不会对以“血型”的角度论述话语角色产生任何异议。巨蟹座的说话方式跟其他星座的说话方式有区别的话,我当然也非常乐意从“星座”的角度来论述话语角色。但是,在那样的区别还没有被完全弄清的情况下,我不会采纳“血型”或“星座”的角度。“善恶”也同样不会采用。也许观察话语角色的4个角度“品(格)”、“格(调)”、“性别”、“年龄”并不足够,但是可以观察到话语角色的主要的特点。

筆者プロフィール

定延 利之先生 ( SADANOBU, Tosiyuki)

神户大学大学院国际文化学研究科教授。文学博士。
专业:语言学、交际学。现在正在进行的课题:《与人物形象相应的音声语法》的研究、《以日语、英语和汉语对照为基础,制定有益于日语音声语言教育的基础资料》。
著作:《Ninchi Gengoron (认知语言论)》(大修馆书店,2000)、《Sasayaku Koibito、Rikimu Repotaa―Kuchi-no-naka-no Bunka (喃喃细语的恋人、用力说话的报告人―口中的文化)》(岩波书店,2005)、《Nihongo Fushigi Zukan (日语不可思议图鉴)》(大修馆书店,2006)、《Bonno-no Bunpo―Taiken-o Katari-tagaru Hitobito-no Yokuboo-ga Nihongo-no Bunpo Shisutemu-o Yusaburu Hanashi (烦恼的语法―人们想谈体验的欲望会动摇日语的语法体系)》(筑摩新书,2008)等等。

最新刊『煩悩の文法』(ちくま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