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形象与伦理观念有很深的关系,在考虑每个角色形象所擅长的行为和不擅长的行为时,也映射出社会伦理观念的一个层面。
但如果认为“只要考虑怎样用伦理观念来解释就足够了,不需要考虑角色形象等问题”,则是不对的。下面举一个“伦理观念性解释”的具体例子。
我在前面提到,对客户方总经理低声下气拍马屁的人,对自己的部下却总是大呼小叫耍威风,这样无论是看见的人或被看见人都会感到不好意思(第4节)。对于这个例子,也许有人会认为,不用特意考虑“对强者谄媚”和“欺负弱者”这个角色形象不一致的问题,而只用“在日语社会中,对于‘强者谄媚’还是‘欺负弱者’这样的事情评价都不高,因此这个人很不像话”这样用伦理观念来解释不就够了吗?
“Ne~、O-hiru-nan-ni-shuru〜?(哎~,中午吃(qi)什么?)”、“Un~、Wakan-nai-deshu〜(嗯,不知(ji)道~)”等恋人之间象孩子撒娇似的甜密对话被其他人听到后,会感到难为情(第4节)。有人也会说,只用“亲亲我我不行”等社会伦理观念来考虑,不提角色形象问题不是也可以吗?一些朋友结婚生子,有些让人难以想象(第4节),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把“亲亲我我”的行为公开化了,所以让人受不了,这样考虑有什么不对呢?
林芙美子的《放浪记》里的例子(第6节)也一样,同居时会对自己说“相信我,跟着我”的男人,但到了他父母那里,他竟然是“怯懦眼神”、一副“畏畏缩缩地样子”对父母的讲话“一句也不敢回嘴”。这个男人让人受不了,是因为对主人公说了“相信我,跟着我”,但对他父母“一句话也不敢说”做了这种悔婚的事情,这样用伦理观念来解释不是足够了吗?
犹豫要不要对超然洒脱的同院患者说“我知道,其实你过去也对人生充满了绝望。”(第6节),是因为“揭穿别人的弱点”是违反社会伦理的,这样解释为什么不行呢?
富家少爷奥畑故意用一幅富家少爷才有的慢条斯理的语气说话,让幸子感到不舒服(第3节),这只不过是“炫耀自己是富家少爷在伦理观念上不太好”。定延你留胡子,当周围的人说“定延先生留胡子啦!”你慌忙解释事情的原委(第4节),谁知道你为什么那么做!
我并不是要否认社会伦理观念的存在,我首先想说的是伦理观念本身是不是也包含了角色形象这一问题。例如对于“超然洒脱”的人来说,为什么“对人生绝望的过去”是他的“弱点”呢?这是因为一般“超然洒脱的人”从一开始就应该是“超然洒脱的人”。
再一个想说的是,“角色形象的改变”是不是更加让人觉得违反伦理观念这种行为是难以接受的。例如,不是描写男人坚决果敢地毁弃婚约,而是描写他从“有男子汉气魄”到 “胆怯的眼神”、“耷拉着脑袋”的角色形象改变,这样写不是加倍地让人觉得这个男人是难以接受的吗?
为半信半疑的读者再举一个事例。动画片《哆啦A梦》中的胖虎是一个公认的“粗暴”、“欺负人”的孩子。有一天,胖虎看见一个不知所措哭泣不止的小孩儿,于是帮助了他。这小孩儿很吃惊地看着胖虎。这时候,胖虎的表情是怎样的呢?伦理上他并没有做坏事,所以是毫无表情吗?或者伦理上因做了好事,所以得意洋洋?不!都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个“粗暴”、“欺负人”的胖虎帮了别人,做了不符合自己性格、角色形象的事,他的表情应该是很难为情、很羞涩的。这就是我想要说的。
(地毯店下次一定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