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76节中叙述过,“异人”们的角色不可“本来”地发动,只能“临时”地发动。而且,大多数都是在游戏的场面以玩笑来发动。“玩笑”成立的前提在于大家都知道那是在“故意地那样说”。所以,也可以将“以玩笑来发动”这一部分,换句话说成“明显地故意地发动”。但是,如果误认为“异人”角色不是“话语角色形象”,而是明显地故意的“形式”的话,那是错误的。
因为,明显地故意地发动“异人”角色的行为始终只是个倾向,并不常常会成立。请回想一下为了让生意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在谈生意的局面上装成“关西人”的画家(见第79节)。这位画家的行为不同于,见是金钱问题所以就端正态度在谈生意的局面上改换为有条不紊的措辞的行为。这种有条不紊的措辞行为当中,其意图“有条不紊地说”很是露骨,所以也可以将它说成为“形式”的转变,但是这位画家却不同。这位出身于湘南的画家,有意图地要像“关西人”那样来行动。但是,他的这个意图绝对不可以让买卖的对方察觉到。也就是说,这位画家的“关西人”般的说话方式不是“明显地故意的”行为。因此也就不是“形式”了。不是“形式”的证据就在于,一旦那个意图暴露出来的话,不光是看到这个情景的人,就连被看到的人也会感到非常尴尬。“横井检察官事件”(根据第一个解释)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些画家和检察官们,偷偷地故意地说出来的关西方言,不是由“形式”的转变而引起的。而是,假装的,时而因意图暴露而形成的失败性“关西人”角色的人物形象语言(角色语言)。
确实也不能否定在开玩笑的时候也会涉及到“形式”。因为,有时候我们会以玩笑故意将“像关西人似的说话”这一意图暴露出来,并以“关西人”般的措辞来说话。例如,当生意谈的不顺利时说“そんな冷たいこと、言わんといて(Sonna tsumetai-koto iwan-toite, 甭说那么冷淡的话啦)”的中近东卖地毯的人(见第5节),还有虽不是关西人偶尔却会开起玩笑嬉笑着用关西方言说“もうかりまっか(Môkari-makka, 能挣着钱吗)”的我们。在这一点上,也可以说“关西人”般的措辞是我们根据情况来选择的“形式”。
但是,同时也不能忘记,在那个时候我们所利用的是“关西人”话语角色形象的非故意的自然的说话方式。在此将“是否有意图”分为两个水平(假设为“基础水平”和“应用水平”)来考虑的话,会容易整理一点。“关西人”说关西方言,举止动作也像关西人,这并没有什么格外的意图。那只不过是在自然地行动罢了。所以,首先在“基础水平”上,不得不承认这类“关西人”话语角色形象的说话方式。玩笑是将这个在“应用水平”上,明显地故意地利用而形成的。因此也可以说玩笑是,在“基础水平”上为话语角色形象、在“应用水平”上为形式的联合招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