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大世界──日本

12 变身!

2010年5月30日

说话人要进行某种交际行为时,擅长这种交际行为的角色形象就会被说话人启动,这是上节我讲到的交际行为和角色形象的原则性联动。

另外,这里所说的“交际行为”不仅仅是指说话这种语言行为,还包括“媚眼秋波”“慢慢地蹭近对方”“掐对方的大腿”等这些非语言行为。

也就是说,角色形象的变化不仅仅表现在语言方面,包括身体动作在内的其他方面也会受到影响。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会更加加深对风靡世界的日本漫画内容的理解。

例如,魔夜峰央写的《巴得利奥(PATARIRO)!》第4卷(1980,白泉社)里,主人公10岁国王巴得利奥(Patariro)狠狠地取笑了一个叫摩利(Maraihi)的人后,被摩利骂成是“压扁的豆包”,于是巴得利奥很生气,便去找摩利的碴儿。

虽然巴得利奥是小个孩子,但找碴儿时的画面却突然使用了关西方言。

“えらい言われ方やんけ われ(Erai iwarekata-yanke Ware 你说得可真难听啊,小子)”

脸颊上也不知什么时候有了刀伤、叼着烟嘴儿、戴着墨镜、穿着非常花哨的衣服等,变身成了人们印象中的日本关西地区黑社会的样子。但紧接着的下一个画面,却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巴得利奥又回到了原来的(说日语普通话的)小孩子的样子。

对于这种“画面之间的快速变身”,其他国家的读者也许会感到很困惑,觉得是个不解之谜。那么,作为日本人的我们为什么不觉得这是个谜,马上就能理解呢?

这是因为我们知道交际行为和角色形象在原则上是联动的,而且常识中我们也会很容易想到“‘找碴儿’这样的交际行为是黑社会的擅长行为”。在向摩利找碴儿这个画面上,巴得利奥启动了擅长找碴儿的“关西地区黑社会”这一角色形象,这是从语言行为到非语言行为都受到影响的画面。

藤子・F・不二雄写的《哆啦A梦》第7卷(1975,小学馆)里有这样的场面,大雄从哆啦A梦那里将未来世界的东西骗到手后,喜悦不已,在没有人的地方用郑重礼貌的语调自言自语说:

“これはたいへんなものですよ(Kore-wa taihen-na mono-desu-yo 这可是件贵重的东西啊)。”

大雄为什么一个人还用郑重礼貌的语调呢?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大雄在品评自己弄到手的东西时,将自己变成了擅于鉴定评价的“专家”或“评论家”等角色形象,做出煞有介事的鉴定,从而更增加了自己的喜悦程度。因为专家或评论家的语调都是郑重礼貌的。

因为《哆啦A梦》属于古典风格的漫画,所以没有采用变身技法,但如果这是最近的漫画的话,大雄也许会变身成为一个梳着背头、吸着烟斗、或穿着日式和服,留着胡子的中老年男性知识分子,还有可能说:

“いい仕事がしてありますねぇ(Ii shigoto-ga shi-te-arimasu-nee 这可是件好东西呀)”(1)

然后眼镜儿上再泛出某种意味深长的光芒,这种形象不用说,是最像专家或评论家的。

筆者プロフィール

定延 利之先生 ( SADANOBU, Tosiyuki)

神户大学大学院国际文化学研究科教授。文学博士。
专业:语言学、交际学。现在正在进行的课题:《与人物形象相应的音声语法》的研究、《以日语、英语和汉语对照为基础,制定有益于日语音声语言教育的基础资料》。
著作:《Ninchi Gengoron (认知语言论)》(大修馆书店,2000)、《Sasayaku Koibito、Rikimu Repotaa―Kuchi-no-naka-no Bunka (喃喃细语的恋人、用力说话的报告人―口中的文化)》(岩波书店,2005)、《Nihongo Fushigi Zukan (日语不可思议图鉴)》(大修馆书店,2006)、《Bonno-no Bunpo―Taiken-o Katari-tagaru Hitobito-no Yokuboo-ga Nihongo-no Bunpo Shisutemu-o Yusaburu Hanashi (烦恼的语法―人们想谈体验的欲望会动摇日语的语法体系)》(筑摩新书,2008)等等。

最新刊『煩悩の文法』(ちくま新書)